|
||||
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在参加联组会时强调,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至关重要。“六保”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保证。要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强化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帮扶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疫情冲击下,中小微企业陷入资金短缺的窘境,积极向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和融资服务,扶持帮助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和保持长久发展,成为此次两会上的焦点话题。 对此央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综合施策,千方百计缓解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特别是今年疫情发生以来,金融系统迅速行动,不断改善民营和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取得显著成效, 陈雨露强调,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具有长期性和必然性。这既有市场经济存在产能过剩,大多数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处于产业链末端生产经营困难的宏观方面原因,也有民营和中小微企业生命周期普遍较短,抗风险能力弱,银企之间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贷款风险溢价较高等微观方面的原因。 近年来,针对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中的“堵点”“难点”,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坚持问题导向,瞄准综合施策,千方百计缓解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 一是创新发挥多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构建“三档两优”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框架,同时运用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利率等数量和价格手段,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扩大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贷款投放。 二是创新推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2019年,我们推出了支持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三支箭”政策,其中一项重要政策就是,由人民银行提供部分初始资金,依托专业机构市场化运作,通过设立信用风险缓释凭证、信用保护合约等方式,为民营企业发债提供信用支持。2020年1-4月,民营企业发债约2665亿元,净融资规模达到1020亿元,发行量和融资规模均创三年来单季度新高。 三是加大应收账款融资支持。我们积极发展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推动应收账款票据化,扩大小微企业融资渠道。2019年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新注册小微用户1.7万家,促成融资8465亿元。 四是创新改进征信服务。发挥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作用,指导市场化征信机构提供多样化产品和服务,有效解决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目前统一的中小企业库已为全国261万户中小微企业建立信用档案,为近1.9亿余农户建立信用档案。 陈雨露指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按照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全面推进复工复产的工作要求,落实落细现有政策措施,因时因势创新应对举措,帮助民营和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一是强化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和结构引导作用,引导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总量上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保市场主体、促进就业营造有利货币金融环境。落实好1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政策,资金重点投向涉农、外贸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重的产业。 二是创新推出新的政策措施。延长和完善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年内还本付息资金压力。对承诺保持就业岗位基本稳定的民营企业、部分行业龙头、重要产业链企业,提供增信支持,支持低评级企业发行债券融资。实施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方案,提高信用贷款的占比。 三是继续完善政府性担保体系。充分发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重要作用,扩大融资担保规模,降低融资担保费率。鼓励地方建立风险补偿“资金池”,用于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资本补充。 四是发挥多层次金融市场融资支持作用。加快引导公司信用类债券净融资比上年多增1万亿元,支持金融机构发行小微金融债券3000亿元,专项用于发放小微企业贷款。推动应收账款更多使用权责清晰的商业汇票,确保实现中小微企业全年应收账款融资8000亿元目标。 5月24日的国新办会议上,发改委委副主任宁吉喆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工作,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要强化企业帮扶,加快落实已经出台的援企政策,大力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一系列新的援企政策,千方百计帮扶1亿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复产复业,夯实保就业、稳增长的微观基础,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 中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有各部门真金白银的让利和各级政策的精准护航,经多方合力,定能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冰山”,激发中小微企业的活力,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
||||
【返回首页】 |
||||
上一篇:
2019年中小银行票据业务分析
|
下一篇:
电子商业汇票八种法定的票据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