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报价:
每日报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18111893619(王经理)
联系电话:18111893619
微 信:18111893619 
网 址:www.dspiaoju.com
地 址:贵阳市观山湖区金融城恒大中心E5座5-5


票据知识

主页 > 票据知识

票据交易所“六稳”“六保”

  随着上海金融业加快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各要素市场如何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如何做好“守门人”,防范金融风险?又如何进一步对外开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了上海票据交易所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汉光。

  问:上海票据交易所设立以来在金融要素市场建设方面承担着重要功能,请您介绍下票据的功能以及票交所的职能?

  宋汉光:票据是一种支付工具,同时也是一种融资工具,它具有双重特性。我国票据是在70年代末期,为解决拖欠“三角债”而诞生,其作为延期支付的工具承诺在未来某个时间支付一笔钱给另一方。比如,一家企业下订单给另一家企业,但在没有拿到产品前不放心直接支付款项,一方面为防止资金打水漂,另一方面又要让生产方有资金去进原材料,此时就可以开一张票据,相当于承诺未来进行支付的凭证,该行为由全国人大通过的“票据法”来规范。如此把两个企业之间的信任关系通过票据建立起来,这是其基本功能。票据的另一个功能是去银行贴现成资金,银行拿到票据后可以把这个票再卖给别的银行来回笼资金,此时就完成了融资功能。

  相较于股市、债市、民间借贷、互联网融资,中小企业的融资主要是通过票据的形式来完成。虽然票据贴现要付手续费,但和同期限贷款相比,加权平均后的融资成本更低,而且贴现的手续更方便,获取也较简单,最符合中小微企业融资短频急的特点。

  上海票据交易所为票据的融资提供服务平台。上海票据交易所成立于2016年12月8日,是人民银行指定的票据市场的金融基础设施,主要提供票据报价交易、登记托管、清算结算、信息服务等功能,并承担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再贴现操作等政策职能,是我国票据领域的登记托管中心、业务交易中心、创新发展中心、风险防控中心、数据信息中心。

  票交所成立以来,积极引导和推进票据市场规范健康发展,努力重塑票据市场生态。首先,通过自主研发的票据交易系统,大幅提高了票据市场的电子化水平,建成全国统一、公开透明的票据市场,改变了此前市场分割、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其次,推进防控金融风险、服务实体经济两大目标。先后推出“票付通”“贴现通”、标准化票据、供应链金融平台等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强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最后,拓展市场主体、加强市场培育。目前接入法人机构约3000家,系统参与者逾10万家。

  问:上海票据交易所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宋汉光:在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作为重要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票交所的建设发展促进了上海金融体系更大领域的覆盖,进一步完善国际金融中心市场建设的体系和功能。同时,票交所积极推进金融对外开放,目前正在推进建设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资产转让服务平台,为上海自贸试验区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联动发展提供新的载体,将进一步增强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全球影响力。

  今年初,人民银行等四部委和上海市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从积极推进临港新片区金融先行先试等方面提出30条具体措施。其中明确指出“研究推动依托票交所及相关数字科技研发支持机构建立平台,办理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业务,促进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业务发展”。

  接到这一任务后,我们与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和部分上海地区金融机构积极研究提出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资产转让服务平台建设方案,做好境内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业务试点工作。目前,该平台建设方案已获人民银行批准,将正式启动相关工作,计划于今年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前上线运行。该平台旨在为境内外金融机构提供服务,以人民币贸易融资资产为主要交易对象的综合性数字化交易系统,将分阶段实现人民币贸易融资资产的登记、转让、清算、偿付等全业务流程,并与电子口岸系统、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统(RCPMIS)等实现连通。

  具体而言,通过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平台让国外的人民币能够回流,形成循环,这对人民币国际化起到推动作用。平台的建设需要依托金融科技作为支撑,运用区块链技术可以节约成本,提高安全性和效率。在产品的选择上,第一期先做同业代付、福费廷这两个金融产品。

  今年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冲刺决胜之年,上海正在成为开放的人民币资产配置中心。跨境平台的建设为推进上海跨境投融资服务中心、人民币资产结算中心的形成起到了三点作用:一是提供统一的线上转让渠道,提升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资产的流动性,促进人民币的国际使用;二是与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连接,实现海关等监管部门信息共享,有效解决当前贸易融资转让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等痛点问题;三是打通境内外两个市场,推动跨境贸易融资利率下降,降低外贸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从而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人民币国际化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

  问:票交所成立以来,票据市场造假、诈骗等案件大幅减少。能否介绍一下,票交所如何做好“守门人”,防范金融风险?
 
  宋汉光:票交所是因防控风险而生,为规范市场而立。防控票据市场风险是我们的初心使命。三年多来,我们抓好了制度、数据、约束举措,显著减少了传统票据市场存在的操作风险。

  第一,不断完善风险防控制度体系。在人民银行的指导和支持下,票交所充分征询市场意见,对票据业务链条进行了全面系统梳理,推动出台了部门规章《票据交易管理办法》,与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共同发布了自律规范《票据交易主协议》,先后发布了《票据交易规则》等几十项制度,对现有票据法律法规体系形成了有效补充,比较有效地解决了我国票据市场制度体系不健全的问题,为票据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筑牢了基础。

  第二,把纸质票据电子化。相较于过去纸质票据、线下交易的传统模式,依托集中统一的票交所系统,能够有效消除信息不对称和地域限制,票据直通式处理、票款对付(DVP)结算、直连接口建设等系统创新也显著提高了市场透明度。票据市场数据信息在票交所集中,我们建设了风险监测系统,通过加强对全市场数据的监测,能够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可以有效抑制票据业务中的不规范行为。

  第三,通过大数据分析判断是否假冒开户,比如在很短的时间内,半天、一天之内,连续开出很多票,拿到票之后马上去贴现,对于这样的异常行为我们及时提示给银行,让银行再去校验。

  第四,加强和有权机关交流合作,与监管部门及经侦部门形成约束合力。我们与银保监会达成票据市场数据的共享,与公安部经侦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探索开展票据犯罪案例剖析,推动定期数据交换,共同打击防范票据犯罪。此外,日常中积极配合开展票据案件调查,今年上半年通过视频、现场等方式共接待有权机关49次,协助冻结解冻票据,化解伪假票据风险。

  问:疫情发生以来,实体经济尤其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进一步凸显。票交所如何用好票据融资工具,精准滴灌中小微企业?

  宋汉光: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票交所加大对企业复工复产的保障,密切关注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贡献力量。

  一是持续做好再贴现系统建设,为货币政策精准支持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快速传导通道。疫情发生后,人民银行提供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专门用于支持中小微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票交所再贴现系统为货币政策实施和传导提供了安全高效的操作平台。截至6月末,票据再贴现余额为4335.70亿元,同比增长6.60%。其中,小微企业票据2738.76亿元,涉农企业票据1046.58亿元,绿色票据459.48亿元,民营企业票据3600.76亿元。

  二是大力推广“贴现通”业务,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融资支持。传统上,票据贴现采用线下受理方式,需要企业多方探询意向并前往银行网点进行现场办理,不可避免地造成人员接触,不利于疫情防控。“贴现通”业务是票交所于2019年推出的创新型业务,通过网络在线进行贴现信息登记和询价交易,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推动贴现业务的全市场询价和线上化办理。

  三是投产上线供应链票据平台,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受本次疫情冲击,不少供应链上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增加。应收账款占比过高,可能会引发“三角债”问题,并演变为系统性风险。与应收账款相比,票据凭证法定、账期固定,市场认可度及流动性较高,是更为规范的信用工具。通过与我们开发建设的供应链票据平台联接,优质企业能够将票据嵌入供应链场景,实现等分化签发,企业信用将充分传递到链上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家企业,有利于保障供应链上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实现。上半年,共有194家企业在供应链票据平台完成信息登记,累计签发供应链票据615.51万元;14家企业办理供应链票据贴现530.84万元。

在下一步“六稳”“六保”工作中,票交所将持续优化现有产品,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全面助力金融支持保市场主体。

一方面,做好现有创新产品的优化推广,加大支持力度。特别是在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和稳定供应链、产业链上,深入推进应收账款票据化,做好供应链票据平台优化,提供标准化票据相关配套支持,做好基础资产登记、托管、清算结算等服务,缓解核心企业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的问题,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供优质服务。比如探索建立商业汇票信息披露制度,通过市场化约束机制,推动商业信用体系建设,又比如研究探索等分化票据业务,提升票据支付的便利度,解决供应链企业上下游支付金额不匹配的问题。

问: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后2020时代”,您有哪些建议?站在新起点上,请您谈谈票交所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图景。

宋汉光:近年来,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排名中不断提升,今年更是迎来新突破,已位列全球第四,仅次于伦敦、纽约和东京。综合来看,目前上海金融要素市场齐备,具备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必要硬件。

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上海离前三位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还有距离。比如,金融人才多样性还存在不足,由于金融科技的发展,现在全球的金融业态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需要更多这方面的人才参与金融建设。我国多数商业银行科技人员占比不足5%,这显然与世界一流水平存在差距。又比如,金融开放政策上仍然有突破空间。在当前全球经济放缓、逆全球化有所抬头的大背景下,金融对外开放、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等将面临新的阻力,上海作为金融对外开放的“桥头堡”,需要带头先行先试,带动更多境外机构进一步深入参与中国市场,促进更多境内机构加入国际合作发展。

面对“后2020时代”,从自身发展的角度来讲,未来票交所将以建设成为中国金融要素市场中具有关键影响力、系统重要性的一流金融基础设施为目标,通过不断完善制度,整合资源,技术创新,全力提升服务的精细化和专业化水平,打造综合性的票据市场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坚持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坚持改革开放,全面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中国金融市场改革发展增添新动力。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点击咨询
点击留言
电话咨询

河北(手机) :18231971029
贵州(手机) :15260897183